一代巨星张国荣的最后一部作品,也是传说风闻这部作品之后哥哥就得了相当严重的忧郁症。目下当今再看这部作品,除了肯定张国荣精湛的演技,其它是不值得多说的。
最后我们都原谅了曾经的爱人,救赎了目下当今的自己。
我不爱你了,我不要你了。
一年后的愚人节,哥哥还是跳了。他尽力去演绎一个愧疚的人,赢得了原谅,获得了救赎;但电影是另一片空间,当中情绪与现实有丝连,也不克不及保证现实与剧本一样精美绝伦。人脑中的异度,纠结着现世的人,羁绊着来往的逝者。看到里面最后达成宽容的天台,就不甘愿宁可哥哥最后站上的天台那么无情。
2008-6-7 19:15:31 7/6.3(673) 终究还是没解开心里的结,说句不厚道的,刘德华都未必能这么让人扼腕
不觉得恐怖。真恐怖。
鬼是自己的心魔。
为哥哥看的,不过没敢看第二回。
很多人都说张国荣的死和这部片子有关,对此我模棱两可~~
始终不敢看,胆小,看下来更怕电影与现实的对应,越是雷同越是可怕,越是不同却越是痛心。人生终章定格在这部电影,似乎,又莫名地合宜,多少年后畅想那时心态或相互的影响,无解,想起头几天采访林嘉欣,谈到要把每部电影都当最后一部来演,蓦然惊心。这场捕风捉影的惊魂记,勒伤了每个人,多想天台变色之前,云过风也清。哥哥的演技与颜值太抗打了,而林嘉欣初闯影坛,继与学友相配后再次惊艳。
不管是故事情节、叙事手段、气氛营造、演员表演上都堪称一流,可谓国产恐怖片中的顶峰之作。唯一稍显不足的就是结尾太过于俗套而滥情,没有给人什么惊喜。而这部电影是张国荣的遗作这点,恐怕比情节本身更令人关注。
很早前就在电视上断断续续地看过,我始终是看不得惊悚恐怖片的,至今还记得一些吓到自己的场景,然后就是最后,张国荣在屋顶的样子。
8分,这个评分和电影关系不大,哥哥的最后一部电影,电影中主人公的痛苦是不是就是哥哥自身的痛苦不得而知。而哥哥人生的最终归宿是不是在这部之中已经悄悄预言。这部只看过一遍不想再看,人生如戏,戏如人生。一小我私家远去了,意味一个时代终结了。
作为张国荣的最后一部作品似乎是对他现实生活的一种隐喻。一直对这样的心理惊悚片抱有敬畏之心,对于一些譬如《Office有鬼》这样弄虚作假的鬼片其实不感到多少恐惧感。整部影片以幻觉为线,在大段的顺叙中插入幻觉、过往倒叙为结构的基本架框,幻觉的延续与记忆的翻覆为节奏线条,造成一种思维上的恐惧气氛
恐怖片看到一半不看完真相才是最恐怖的……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看到一半被我妈逼着睡了……那一晚真是我一生中最恐怖的一个晚上。
如果不拍這部片。你可以不死,那我寧願不要這麼一部好看的影片。
实在是。。。结构上太简化了,以致于心理深度上,完全没有说服力,结尾小鱼莫明其妙就说不爱张国荣了,杀了我吧,看在哥哥面子上,给三颗星吧
心理有问题的人给心理有问题的医治心理问题,真的好可怕,这片子比鬼片还要惊悚恐怖,看了一直有阴影,大半夜的都不敢照镜子。
爱是互相伤害,也是互相救赎。最后与其说是女鬼原谅了罗本良,不如说是他自己原谅了自己。“我不爱你了,我不要你了。”然后妥协了,放下了。
深更半夜一小我私家看鬼片,挺带感的。—— 前半段略有惊喜,后半截不太苟同:好好的一个用“科学道理”探究“鬼”为什么存在的命题的剧本,却在章欣突然病愈后急剧反转展转,把神经病+见鬼嫁接到“唐占”身上,总感觉这是编剧编不下去的选择。台词有些写得还不错,纯靠音效和化妆吓点有点弱,女鬼远比不上贞子。
Copyright © 2025 - 播度影视【idc.bodu.cc】 - All Rights Reserved - 粤ICP备10215534号-2
观看部分外语对白(如英语、美语、日语、韩语、泰语等)的影视节目对口语发音和口语培训有较好的效果,可以一定程度的训练听力和发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