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欢看她们吃鸡爪
这属于北京大妞儿版的法式电影了其实文学性很强,有些地方甚至强到有些匠气了,比如鸡作为一种象征,不管是一开始的杀鸡,还是那一幕著名的各怀心思吃鸡爪。不过看这种片子就真的想感慨风气的倒退,现在连个网文都要在开头声明男女主角双处了。洪晃的侧脸其实很好看,正脸不够好看的原因还是太宽这片儿有点儿像女版阳光灿烂的日子,一群昔日特权阶层的孩子,在昂贵的四合院里躲进小楼成一统,但依然有非常真实的人生哀愁要面对。
这片子太先锋了,现在一回想起来,还满脑子都是洪荒、刘索拉她们几个啃鸡爪子的画面,真没见过这么玩儿的。。。
我依然觉得宁瀛的导演手法更像波兰学出来的,整部片子都浸在焦虑、疏离、空旷的味道里,刘索拉的配乐更增加了不确定性。作为导演,宁瀛挺酷的。剧本也挺酷的,四个老娘们儿挂念的老爷们儿,其实是去弄十几岁小姑娘了,这不公平,当然很多老娘们儿也醒悟了,也去找十几岁小伙子玩去了
挺神,虽然不值5星但肯定够4,加上对这样不循规蹈矩的推荐便是五星了。看似是个抓小三的游戏,实则更是一场心灵独白,可以归为文学电影,用一种文学的手段在做电影。看了著名的鸡爪段落,听勤勤讲日本丈夫那段几乎泪,洪晃说自己的时候也很聊天。五位女人演得都很有意思。女人到了那份儿上就没有年过了
刘索拉真正感兴趣的还是音乐,文学上的成就不过是意外收获。前民政部副部长的女儿,家境得天独厚。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是在大学中国当代文学课本里,中篇小说《你别无选择》轰动文坛,被归到先锋派作家里。影片随性发挥的部分多,洪晃与刘索拉现实里也是能把人侃晕的那一类人,剧本以及题材有点意思。摄影上显得糙,不规整构图,令人反胃的特写,有点刻意为之的感觉。片尾带劲,如果再能多吸收点法国新浪潮的拍法,定是个牛逼片子。先锋作家和前卫音乐人联手打造的作品还是有些保守,负了这一话题。女性的欲望无穷尽,知识女性犹甚。蛮喜欢片子的糙范,风格上较独特。
别看糙,其实特讲究。然则我还是被雷哭了
不太讲究,但是好看,大概是能够触碰到内在的情绪。擦边了她们的年代,所以能get到那种冲击下的疯癫,有钱,有闲,精神空虚或者茫然,完全不是一个群体,或许因为北京城的滤镜,还是能沉浸到氛围中,并且有一种雾气蒙蒙的沧桑感。
D / 宁瀛根本拍不来这种本应内蕴很强戏剧性的本子,这潦草的关系没建构起来就灰尘一样吹没了。以往作品中执行力最高的就是表演,这回几乎全线崩,人物之间互动感无限趋近于淋,活脱脱低配中年京味儿小时代。然而即便看到翻白眼还是有不少反常规的、生猛粗粝的作者性段落撑着,愿意为了啃鸡爪给个及格分。
看着片子的过程里,不断与去年夏天在烧烤店里听@荔枝三千 和她们宿舍的姑娘们胡侃的场景发生有趣的互文关系真好玩儿~
太做,从技术上是佳作
后半段儿还行 前半段儿太假
吃鸡爪那场戏 和刘索拉的脚勾 超销魂的嗳。
前半部分很吸引人,越到后面越乱,我不喜欢电影偷梁换柱偷工减料
隔了这么多年重新看,一部多么寂寞的电影。也是很独特的一部,几乎没有同类。
颇有无人生还的味道。 @2011-07-06 21:05:39
我主要是被最后那一阵儿大笑给惊着了
那些阅男无数的老姐兒们
1.哪里女权了2.黑色幽默不新鲜,主要是这年头,生活在天朝社会G点泛滥了;3.这题材真不好拍,神马上流社会的中年空虚女人最无聊了,所以剧本也就这样了;4.在影像上比较实验,镜像和特写,灰常间离。
Copyright © 2025 - 播度影视【idc.bodu.cc】 - All Rights Reserved - 粤ICP备10215534号-2
观看部分外语对白(如英语、美语、日语、韩语、泰语等)的影视节目对口语发音和口语培训有较好的效果,可以一定程度的训练听力和发音